高温下的坚守:奋战一线的电力人 ——能源运维衡水电站迎峰度夏保发电纪实
日期:2022-07-12

37℃、38℃、39℃、41℃......6月下旬以来,高温、潮湿、闷热天气,持续占据衡水地区。面对高温、恶劣天气考验,衡水电站运维人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不畏酷暑炎热,不惧狂风暴雨,始终坚守在高温一线,奋战在抢修前沿,用行动和汗水保障了电站的可靠发电,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。

“越是高温,越要常巡视”

6月25日,气温41℃,人稍微活动一下,就会出一身汗。上午10时许,衡水电站运维员工张国松、陈佳入已经在对110kV升压站的室外设备进行测温、巡视。巡视不到一圈,两人的衣服都已被汗水渗透,贴在身上特别的难受。但是,他们却全然不顾,继续前行。升压站设备巡视完,对110kV杨冀线鑫煜T接线线路的巡视检查又要开始,当日11时许,太阳晒的柏油路已经能浸出油,空气中有了“蒸笼”般的感觉,高温炙烤下地面的温度高达60多度,走在上面脚底都有点发烫。因为线路杆塔都在农业种植的地里,运维车辆不能开到杆塔前,为了保证巡视质量,他们需要徒步前行,对每一级杆塔进行巡视,对引线接头进行测温。13级塔杆走下来,身上的衣服已经可以拧出水来,烈日下,他们穿梭在田野地头,用脚步去丈量大地,用精心去呵护线路,坚守在一线,保发电送凉爽。

电站负责人郭永力表示,这个季节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,由于气温高,光伏组件、逆变器、汇流箱等长时间在高温工况下运行,极易发生由于高温引起的故障。越是高温,电站的运维人员越要常巡视,因为只有在特殊天气下多巡视,缺陷和隐患才能早被发现、早被处理,电站才能少停电、多发电。同时电站也要记录积累高温下设备的运行工况参数,为发电设备的可靠运行打下基础。

“这是本周挖的第二条电缆沟了”

7月7日,已经进入“小暑”,这一时段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阶段,平常老百姓说的“出门五分钟,流汗俩小时”就是指的这一段时间。在衡水电站,当监盘人员发现#21-16-05支路电流为0,需要处理时,张跃斌、孟钢键、连广祝又立即带上电缆、铁锹等工器具,奔赴光伏区现场,判断为电缆接地导致支路不发电,需要开挖电缆沟重新铺设电缆予以消除。闷热的气温,即使不活动,也是满头大汗,更别说需要挖沟、填土、铺设电缆了。张跃斌说:“这是我们本周挖的第二条电缆沟了,处理的第二个支路故障了”。涓涓细流汇成江河,正是通过这一条条的支路,将光伏组件发的电输送到升压站。为了度电必争,保证设备可靠发电,光伏区的任何一点故障都不能忽视。

“度电必争,晚上加班消缺”

高温下,有着一群运维人,哪怕是加班加点,也要保障设备可靠运行,工作服上的橘黄线条,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
7月10日上午,在例行的设备巡视时,王丛青发现#3箱变高压侧B相电缆接头比其他两相温度高20℃,存在设备隐患。设备出了隐患,就相当于人身体产生病患,如果长时间“带病”运行,一旦出现故障,导致设备停运,必将会造成大量的发电损失。考虑到设备白天需要运行发电,衡水电站决定在晚上利用设备停运时间对这个隐患进行消缺处理。#3箱变高压侧是跟#1、#2、#28、#29、#30箱变一起接在#2集电线上的,需要对同一条集电上的设备全部停运。7月10日下午,衡水电站开始做检修前的人员组织、安全工器具准备。当操作票、工作票三审后,太阳也已经落山,此时气温还是仍旧维持在34℃以上。工作前,他们穿上了绝缘靴,戴好绝缘手套、安全帽,“全副武装”,迎着高温开始工作,20时30分,停电倒闸操作结束,集电线所带负荷全部停了下来。验电、挂接地线……工作票的安全措施也全部落实到位后,运维人员开始对#3箱变B相接头进行检修处理,狭窄的环境、叮咬的蚊虫,也阻挡不了大家工作的激情。21时50分,消缺任务终于完成,电站运维人员又开始拆除安全措施,做试验,设备正常后终结工作票,继续进行#2集电线送电倒闸操作。23时10分,所有设备恢复正常运行。运维人员返回集控室后,他们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,像是刚从水里捞出一般,而他们摘下的绝缘手套里,更是能够倒出半杯汗水来。

7-8月份是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时期,此时光照充足,也是发电的好时期,只有保障设备在良好的状态,才能“抢光发电”。抢修、故障处理、倒闸操作、防汛巡视......运维每天都有许多工作,发电高峰期,也是运维工作最忙的时期。哪里有工作需求,哪里就是运维员工奔赴的“主战场”。“安全运维,高效发电”,不光是运维人员践行的理念,也是运维人员行动的指南!!!


来源:能源运维公司衡水电站

图文:郭永力

审核:周燕凌  余吉芹